

有机硅材料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
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巨大的需求潜力让有机硅成为当下热门的化工材料之一。
国内有机硅消费比例大的是建筑、电子电器、电力和新能源、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其中,建筑领域是目前有机硅应用主要的终端场景,占比约30%。
除传统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外,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智能穿戴材料、3D打印及5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均为有机硅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
有机硅是硅有机化合物的统称,通过金属硅和氯甲烷合成水解而成。
合成有机硅的一步为生成甲基氯硅烷,然后通过合成水解可得到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及三氯硅烷。其中二甲基二氯硅烷是有机硅主要的单体品种,其主要下游为硅橡胶和硅油。
目前国内所提到的有机硅产能一般是指甲基氯硅烷产能,而目前所统计的产量情况均为二甲硅氧烷的产量。
有机硅产业链主要分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和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四个环节。其中原料、单体和中间体的生产企业较少,而下游深加工环节的产品繁多,产能也更为分散。
有机硅生产过程,原料占比较大。有机硅原料为工业硅粉,其在工业中是通过在电弧炉中用焦炭还原石英来制备。
工业硅的生产消耗大量的硅矿石和能源,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稳定h 的工业硅原材料供应来源成为有机硅生产的基本保障。
根据SAGSI,2020年全球工业硅产能623万吨,中国产能482万吨,占比为77.4%。
国内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供应占比全球50%,是全球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供给一大国。由于有机硅单体状态不稳定,企业一般将单体合成为DMC(二甲硅氧烷)或D4 等中间体进行出售。
有机硅单体和中间体品种规格较少。
二甲基二氯硅烷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硅单体,占整个单体总量的90%以上。
有机硅行业进入门槛高,已被提高到20万吨,需要至少15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高行业准入门槛将促成单体产能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
目前,仅有少量的公司具备充足的技术积累并实现规模生产,过90%的产能分布在头部的11家企业。
有机硅单体环节产能的集中也让其对下游企业有了更为充足的议价空间。
截至2022年3月底国内有机硅企业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百川盈孚,申港证券
供给方面,我国有机硅龙头企业多有在建项目或新增计划。新增产能将集中于2022年-2023年投产,行业产能即将进入快速扩张周期。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今年合盛硅业、云南能投、东岳硅材等企业将投放有机硅产能约有102.5万吨,新特能源、亚洲硅业、四川永祥等企业也均有多晶硅料产能投放,拉动工业硅需求上升。
SAGSI预计2025年中国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将过600万吨/年,约占全球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的70%以上。
据C&EN,国外有机硅龙头企业迈图计划关闭位于纽约沃特福德(Waterford)的有机硅产能,使陶氏成为美国一家生产有机硅上游原料的厂商。
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往中国转移,未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21-2025E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产量预测(万吨):
有机硅深加工
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多以RnSiX(4-n)的分子形态存在,硅链稳定的理化性质和官能团的多变性赋予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丰富的使用功能。主要产品为硅橡胶和硅油,占比分别66%、21%。
当前有机硅深加工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较为分散,下游深加工环节仅硅胶企业就过3000家。
我国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海外有机硅企业较中国企业生产有机硅单体缺乏成本优势,多数海外有机硅龙头企业聚焦于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
我国对有机硅行业的鼓励政策逐步从单体生产转向有机硅产品深加工、新型有机硅产品开发、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
资料来源:有机硅行业协会
有机硅下游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及国外有机硅新兴市场对有机硅的消费量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